装甲车辆在萨尔瓦多:萨尔瓦多装甲部队发展史(上)_全球新要闻

哔哩哔哩   2023-04-16 18:05:44

萨尔瓦多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El Salvador),通称萨尔瓦多(西班牙语:El Salvador),是位于中美洲北部的国家,为中美洲唯一不靠大西洋之国家,全国面积21,393平方千米。该国西北邻接危地马拉,东北与洪都拉斯交界,西面滨临太平洋,东南邻近丰塞卡湾,首都为圣萨尔瓦多。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仅为21,041平方千米,目前人口为682万左右。萨尔瓦多于1821年9月15日脱离西班牙的统治独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该国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国家的政治局势总是很复杂,并曾多次发生武装政变和叛乱,持续的社会经济不平等和内乱最终在1979年至1992年的萨尔瓦多内战中达到高潮,这场战争由军方领导的政府与左翼游击团体联合组织之间进行。内战以1992年双方签署《查普尔特佩克和平协定》结束。这项通过谈判达成的协议建立了多党制的宪法共和国,直到今日。


(相关资料图)

该国也是典型的中美洲“香蕉共和国”之一,其经济长期依赖于靛蓝和咖啡等一农产品出口,由于长期以来的内部冲突政局不稳以及不平衡的经济结构,该国一直处于长期的经济不景气之中。这体现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萨尔瓦多经济的GDP增长率相对较低,而且至今面临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 2011年,萨尔瓦多的基尼系数为.485,尽管与美国相似,但由于总收入较低,仍有37.8%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相对之下,最富有的10%人口的收入大约是最贫穷的40%人口收入的15倍。

萨尔瓦多军队的坦克:

和其他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军队是萨尔瓦多最古老的机构之一,并且长期在国内政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萨尔瓦多在1859年组建了Escuadrones de Dragones(龙骑兵中队),这是他的第一批骑兵单位,然后在1913年组建了第一个骑兵团,随后在1916年又成立了两个骑兵团,但都是以马匹为基础,没有机动车辆。直到1937年或1938年,萨尔瓦多才从意大利王国购买了它的第一批装甲车辆——三辆或四辆菲亚特安萨尔多CV.3/33超轻型坦克,这批车辆由国家警察在首都圣萨尔瓦多使用,并被用于反制针对当时的萨尔瓦多独裁者马克西米利亚诺.马丁内斯将军的几次未遂政变。

在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萨尔瓦多追随美国的脚步向轴心国宣战,到1942年,萨尔瓦多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为同盟国的成员,从1942年开始,美国军方开始向中美洲各国供应武器以协助维护国内安全,其中也包括萨尔瓦多。 1944年初,美国向马丁内斯将军的政权提供了8辆(美国记录显示为6辆)作为剩余物资的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这些坦克随后被分配给了骑兵团,以取代自1938年以来一直使用的过时的意大利CV.3/33超轻型坦克。就在斯图亚特坦克到达几个月后,这些新坦克就被陆军用于发动政变以迫使马丁内斯下台,随后流亡到邻国危地马拉。

根据约翰逊上尉(1986年)对美国向萨尔瓦多提供武器的研究,二战后美国没有向萨尔瓦多提供过坦克。 在签署里约条约(美洲互助条约)后,邻国危地马拉在1947年获得了10辆M3 轻型坦克,一些人猜测,由于危地马拉与萨尔瓦多友好,其中一些车辆可能被提供给萨尔瓦多使用。 这似乎是不正确的,约翰逊上尉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这意味着到二战结束时以及此后一段时间,已知唯一在萨尔瓦多的坦克就是1944年交付的6辆或8辆斯图亚特坦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9年。

萨尔瓦多与其大得多的邻国洪都拉斯之间在整个1960年代因洪都拉斯的土地改革问题而陷入持续的关系紧张状态,因为这项改革将使在洪都拉斯边境地区工作的数十万萨尔瓦多农民和劳工遭到边缘化乃至于被驱逐回国,这将加重萨尔瓦多本国的国内土地分配问题。 而1970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则最终成为导火索,两国球迷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冲突,加上两国媒体之间的煽火点风,最终在1969年月14日引发了一场全面战争,即后世所说的足球战争或100小时战争。虽然实际上这场战争的“足球”元素是记者故意创造的一条用以博人眼球的媒体路线,试图将两国之间这些复杂的敌意简化或者娱乐化为仅仅是因为一场足球比赛或相关骚乱而起。

在1969年战争中,萨尔瓦多军队出动了其全部可用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将其归属在由塞贡多·马丁内斯 (Segundo Martinez) 将军指挥下的东部战区部队 (TOO) 建制下,该部队除这些二战老式轻型坦克外,还包括机械化步兵和炮兵单位。该部的任务是沿泛美公路向东进攻,意图随后向北转向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目标在72小时内夺取首都或者迫使洪都拉斯总统奥斯瓦尔多·阿雷利亚诺辞职。

最初的胜利来得很快,萨尔瓦多一方出其不意,使用空袭暂时削弱了洪都拉斯空军。 在1969 年7月14日下午发动进攻后,到第二天结束时,萨尔瓦多军队已经在洪都拉斯境内推进了8公里。 在一天左右的时间里,洪都拉斯军队正在撤退,并试图在北部战区一座名为克布拉查尔的山上组织防御。 为了占领这个防御阵地,萨尔瓦多军队派出两辆M3A1坦克支援步兵发动进攻。 但两辆坦克很快都被洪都拉斯军队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3.5英寸火箭筒击毁。但萨尔瓦多步兵还是完成了进攻,将洪都拉斯人击退。第二次战斗发生在北部战区,在另一座被用作防御的山上。 它被称为Chicotera,由守卫战略城镇新奥科特佩克东部的洪都拉斯军队负责保卫。 萨尔瓦多军队再次出动至少一辆M3A1坦克支援步兵发起进攻,但这辆坦克很快耗尽了燃料,不得不放弃。不过不久之后,他们还是占领了新奥科特佩克。

然而,萨尔瓦多的进攻很快就停止了,因为主力装甲部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抵抗。 洪都拉斯空军也开始轰炸萨尔瓦多国内的设施作为反击,在地面上,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则受到萨尔瓦多军队的直接威胁。 其结果是美洲国家组织 (OAS) 发起了调停运动。 愤怒的萨尔瓦多人起初不愿谈和,但由于OAS威胁将对他们实施制裁,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并于1969年 8月2日正式停火并宣布撤军,使战争在名义上结束了,尽管紧张局势持续了数年。 即使在今天,围绕这场战争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导致两国之间偶尔会发生一些紧张的局面。

在战争结束后,萨尔瓦多军队意识到老旧的M3轻型坦克已经完全过时,他们甚至不能胜任支援步兵这种最基础的任务,而且所有当时的反装甲武器都能轻易将其击毁,而战争开始前临时组建的轻型装甲部队反倒表现出色,这塑造了萨尔瓦多一代人对轻型装甲机动车辆的强烈兴趣。在1970年代初期,萨尔瓦多残余的斯图亚特坦克不仅过时且机械状况不佳,几乎无法使用,因此萨尔瓦多开始考虑替代产品,再从英国购买20辆萨拉丁装甲车以取代它们的努力失败后,萨尔瓦多最终从法国购买了12辆AML-90装甲车,以作为老旧的斯图亚特坦克的替代品。1975年,阿图罗·莫利纳上校的政府从法国订购了12辆AMX-13轻型坦克,但由于严重的腐败,这些车辆从未交付给骑兵部队,这意味着钱要么在坦克未被购买的情况下遭到挪用,要么就是购买的坦克被私下里运送给了其他客户,因此M3斯图亚特最终成为萨尔瓦多至今装备过的最后一种坦克。

目前尚不清楚萨尔瓦多最初的八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在与洪都拉斯的战争中损失了多少辆,但据报道至少有两辆被击毁。在退役后这批坦克至少有3辆幸存下来,其中1辆在萨尔瓦多武装部队军事博物馆“El Zapote 军营”,2辆在骑兵团的枫叶城基地入口处。 这个军事基地外的两辆车都涂上了三色绿色、灰色和棕褐色方案,尽管所有的车轮和悬架部件都涂成白色。 萨尔瓦多武装部队军事博物馆中的坦克被漆成大胆的三种色调:深灰色、棕色和亮绿色,下部车体侧面、车轮和悬架部件全部漆成黑色。 较早的图片显示,自从它在博物馆时起,它至少被重新粉刷过两次,之前涂上了深绿色,带有棕褐色和黑色斑点,尽管下部车体和悬架部件仍然是黑色的。 关于萨尔瓦多斯图亚特家族的最后一个说明是,在1980年代的困难时期,曾经制定了一些关于如何使它们现代化的计划,但具体内容还不得而知。 据报道,该计划最终被美国军事顾问否决,不过具体的内容也许有一天会为人所知。

雷欧斯与吉纳斯:

在与洪都拉斯的战争爆发之前,萨尔瓦多军队紧急改装了一批被称为“雷欧斯”(Rayos,西班牙语闪电之意)的简易装甲车。这批车辆基于REO制造的M34/M35A1 2.5吨多用途卡车,前五辆雷欧斯是基于M34的,后来的(改装于1970-1972年左右)基于M35A1。 “Rayos”这个名字本身则是REO这个名字在西班牙语中的变体,意思是“Lightning Ray”。

REO M35使用大陆OA331直列6缸“金彗星”127 马力汽油发动机和5速变速器,而M35A1使用大陆LDS-472-2 14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在1969年与洪都拉斯的战争中,这些车辆被匆忙临时改装,加装了额外的装甲并被用于拖曳野战炮,例如美国提供的75毫米榴弹炮。 它们以卡车为基础,也可用于运送部队和物资,还可以在其上安装12.7毫米重机枪。 实际上,雷欧斯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小国的完美车辆,可以同时发挥后勤、APC和装甲车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尼纳斯(Ninas)的装甲车,是基于银行用来运送现金的装甲卡车改装的。 这些车辆也配备了机枪,尼纳斯在运载部队或货物方面不如雷欧斯有用,但它们的车身是全封闭,而雷欧斯是敞篷的,因此在防护方面上占有优势,这些车辆在拆除排气管上的消声器后行驶时会发出一种类似于哭声的独特声音,并因此而出名。

萨尔瓦多在1969年和1972年之间制造了大约20辆雷欧斯,因为1969年战争后的武器禁运意味着不能进口新的装甲车。 第一批五辆汽车由萨尔瓦多武装部队 (FAES) 作为“快速突击车辆”,第一批车辆有两名车组人员,并能够携带18名士兵,但没有武器,只能让车上的步兵使用他们的个人武器射击。 第二批车辆则开始能够安装机枪,后来,有几辆(至少3辆)安装了南斯拉夫的UBM-52 120毫米迫击炮。

为了减轻重量,也可能是由于该国可用的装甲板短缺,这些车辆的装甲是用复合材料制作的。 外层是钢甲,后面是一个缝隙,里面是另一层钢。 两块板之间的缝隙填充了棉纤维填充物,以减轻重量并提高防护能力。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装甲的效果如何,因为其厚度未知,但据推测它足以抵御小型武器的射击。 板材的构造简陋但有效,大面积平坦区域覆盖了车体两侧,包括车轮也被完全遮挡起来。 驾驶室只有一个全宽遮阳板,供机组人员观察外面的情况,另外每侧的门盖板上都有一个槽。从现有的几张照片来看,似乎没有任何门被切入装甲,这意味着车组人员必须从后面进入驾驶室。 卡车唯一完全封闭的部分是发动机,散热器位于前面的大钢格栅后面。 维修通道是通过一个大的矩形门切入车辆引擎盖上方的装甲。

在1969年的足球战争中,萨军使用了全部已经完成改装的尼纳斯和雷欧斯,隶属于马里奥·德·赫苏斯·委拉斯开兹上校指挥的北部战区部队 (TON) 。这支部队将向西北方向挺进洪都拉斯的第二大城市圣佩德罗苏拉,然后向南转向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这些临时改装的装甲车在战斗里表现出色,萨军第11营的五辆雷欧斯和尼纳斯与用作临时坦克的推土机协同作战,顺利控制了阿马蒂洛镇和附近的桥梁,随后在第二天抵御了洪都拉斯的反击。

这些车辆战后被用于内部安全工作,例如巡逻和车队护送,但装甲的重量和设计的敞篷性质限制了它们作为装甲车的有效性。几年后随着武器禁运的结束,萨尔瓦多不再需要这些改装装甲车,并在1975年将他们退役了。目前没有雷欧斯幸存下来,至于吉纳斯可能被退还给了银行重新当作运钞车使用。

马伦科M114系列:

在70年代,萨尔瓦多购买了12辆装有D921 F1 90毫米火炮的法国AML-90潘哈德装甲车,以作为老旧的M3轻型坦克的替代品。尽管受到制裁,但10辆西德UR-416装甲车和一批朱庇特卡车还是在1974年交付,正好赶上了在圣萨尔瓦多举行的环球小姐比赛的保卫工作。 这些车辆也迅速武装起来并被迫投入战斗服役,以对抗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 (FMLN) 游击队的起义,当时政府正在努力维持控制。军队的侦察部队配备的CJ3吉普车之中,也有一些经过了改装,包括安装M40A1 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或机枪,可以作为巡逻车或者简易的移动火力平台使用。

当1975年卡特总统对萨尔瓦多实施武器禁运后,情况变得更糟。 萨尔瓦多政府无法进口新的装甲车来替换旧的装甲车,而且内部安全局势不佳,因此需要车辆用于内部安全,而绕过禁运是一件漫长复杂而且代价不菲的事情,虽然配备90毫米火炮的AML 60/90已经完全取代了老旧过时的M3A1斯图亚特,但到1976年,步兵仍然需要他们自己的装甲车。 解决方案很简单,那就是自力更生,一个名叫奥斯瓦尔多·马伦科的上尉很快提出了用民用车辆改装装甲车的计划,这位上尉不仅是一名军官,也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机械工程师。他的计划很快得到军方的批准,并被分配到Maestranza de la Fuerza Armada de Salvador (FAES)——萨尔瓦多武装部队中央军械司令部任职,并且很快为军队设计和制造了一系列新车辆。 考虑到萨尔瓦多可以供他使用的预算、设备和零件都很有限,他制造的车辆非常了不起。

随着萨尔瓦多内部冲突的加剧,用于内部安全的装甲车辆十分短缺,游击队也在作战中越来越频繁的使用钉子陷阱和小型简易爆炸装置,使萨尔瓦多军队的轮式车辆很容易被击毁或者瘫痪。 由于无法进口履带式装甲车,萨国只能自己制造,这意味着要获得一辆民用履带式车辆进行改装。马伦科上尉获得的第一批用来改装的车辆是从美国佐治亚州的木匠公司购买的二手或三手原木牵引车,这些车辆实际上是退役后转为民用的老式M114装甲人员运输车,没有任何武器或装甲,他们是通过危地马拉的圣托马斯港运抵的。 有27辆这样的车辆抵达萨尔瓦多,其中四辆状况过于糟糕无法使用,只能用作零备件,其余23辆车将构成则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装以执行各种任务,职能包括两栖装甲运兵车、防空车、装甲运兵车、火力支援车以及指挥车等。

运兵车版本与其原型车辆大致相似。 底盘顶部增加了一个长方形的大箱体,右侧有一个大检修门可以到达发动机,还有两个形状独特的格栅,一个在前面呈长方形,一个在右边呈三角形,位于发动机检修门的前面。 在车头,驾驶员配备了一对厚实的方形防弹玻璃挡风玻璃,视野极佳,为了进一步保险起见,还可以在车体正面折叠一个大的矩形翻盖,将这些窗户缩小为狭缝。载员隔间中车身的每一侧都有4个矩形观察口,以允许士兵从车内观察情况,但没有供他们使用的射击口。 进入载员舱则是通过后面的一扇大矩形门,门上也有一个观察口,但用一块滑动金属而不是防弹玻璃封闭。 车辆顶部有一组四个舱口供乘员和载员进出,同时允许车组人员操作安装在车顶上的武器。 在车辆后门的正下方是一个通道台阶,两侧各有一条链条悬挂着。

FAES 10001号车的武器包括一挺M3 .50口径重机枪,安装在驾驶室后方的中央。车体后部还有一条导轨,以允许安装HK21轻机枪。 不过,并非所有车辆都使用相同的武器,因为同样是 APC版本的“FAES 10002”没有重机枪安装点,而是有两个HK 21轻机枪安装点,一个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方,另一个在右后方,就像“FAES 10001”一样。

有数量不详的M114被改装为APC,但随着内战的进行,物资短缺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防弹玻璃已经用完了。 马伦科上尉也在不断根据实战经验寻求改进他的设计,因此,后来的 APC看起来大不相同。后来的版本取消了防弹玻璃窗,取而代之的是前面矩形开口上的金属丝格栅,这些仍然足以满足观察的需要,并在可在发生骚乱情况下抵挡向它们投掷的石块或瓶子,但完全不适合战斗,因为它们根本无法保护车组人员。 ‘FAES 10001’ 和 ‘10002’ 上的一对前照灯也被单个前照灯取代,发动机的前格栅和侧面的三角形侧格栅也不见了,其中后者被一个简单的三角形突出物取代,覆盖在进气口侧面的孔上。

车体侧面也不同于之前车型,并不像原来的M114或M113那样是垂直的,这些侧面向内倾斜,尽管它们在侧面保留了观察口。 据推测,由于防弹玻璃的短缺,这些观察口只能转用金属保护盖覆盖。 车顶上布置了4个矩形舱口,一个在驾驶室上方,一个在中央,最后两个在载员舱供步兵使用。

关于这些车辆中任何一种的实战性能的信息都很少,但有迹象表明,尽管它们是自制的,但 其战斗性能还是不错的。 他们的装甲是由简单的切割钢片制成的,可能会形成间隙层,这种装甲只是为了抵御轻型武器的火力,所以很容易受到重机枪火力或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但幸运的是游击队并没有很多此类武器。 1981年的一次战斗中,游击队占领了特科卢卡镇,围攻了那里萨尔瓦多国民警卫队基地,游击队还设置了全副武装的路障,拒绝救援部队进入该镇,只允许平民交通通过。 萨军救援部队将减轻负担的M114简单地装进卡车后部,用甘蔗隐藏并避免被发现,从而避开了这一障碍。随后这些装甲车在城内发起突袭,驱散了明显感到惊讶的游击队员,让基地中被包围的士兵松了一口气,这证明即使是这种简陋的装甲车也能对非正规和轻装步兵部队构成很大的威胁。

马伦科的下一个计划是为装甲车增加一个炮塔,并基于FAES10017号车改装了一辆FAES 10010号车,这辆车将在顶部安装三门20毫米M55A2高射炮。 两辆车的车头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有两个用金属丝网保护的前大灯、一个绞盘和两侧突出的进气口盖。 更重要的是,“FAES 10017”上非常脆弱的驾驶员前视窗已被“FAES 10010”上较小的前视窗所取代,然后覆盖着更大的向下倾斜的护盾。 虽然这导致司机的视线受阻,但可以降低中弹的几率。

尽管在车顶安装了重型武器,但其仍然保留了载员舱,可以容纳4名士兵,就是乘坐体验一定非常不舒服,因为照片显示车内没有座位,士兵们只能坐在地板上,出入载员舱则通过车体后部的一对短方形门。 这种车辆是敞篷的,载员舱完全敞开没有防护,他们上方的炮塔也没有地板,后面的人也只能坐在车辆的油箱旁边。 随后车辆的设计略有变化,车灯的位置移动到了车头上,如果需要,车组人员还可以折叠车辆后部的两侧以便进出,尽管看起来有点薄的侧面部分是否能够让多名士兵一起爬过它们而不会被压垮是值得商榷的。 据信,有四辆M114接收了这种增强火力的改装。

在1981年的一次袭击中,游击队炸毁了连接萨尔瓦多东部和西部的里奥兰帕桥,即著名的 Puente de Oro(金桥),这一事件显示军队也需要两栖装甲车,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任又落在了马伦科的肩上,选择用于改装的则还是M114。 这一次,他将发动机前面的整个车头全部做成一个大的中空部分以提供浮力,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在水中保持平稳。 车鼻子是尖的,以帮助它突破水中可能会有的植被并让车体本身适合在水中行驶。 在这个尖锐的前部上方是同样排列的矩形窗户,上面覆盖着带有着护罩的格栅。

该车的固定武器是一挺M3 .50口径重机枪,可以坐在高脚椅上操作,也可以站着操作。 这把机枪配备了一个基本的防弹盾来保护炮手,这种两栖型号只有一辆,车号为FAES11001。

继两栖版本之后登场的是火力支援车型,这种车辆有两个独立的炮塔,每个炮塔都装有一挺 .50口径重机枪,轮廓非常圆滑,从车头到驾驶员的斜坡非常陡峭。 格栅进气口位于车体侧面倾斜前部的左侧,发动机上方的区域是平坦的,司机则坐在发动机前方左侧,他面前有一个多边形的舱口。在发动机舱顶部的平坦部分之后,车辆的后部明显张开,车体侧面变得垂直,并且进一步倾斜到整个载员舱后部的凸起部分。 在这里安装了两个多边形炮塔,每侧一个,允许两个炮塔向前或向后或向任何方向倾斜射击,尽管没有足够的间隙让炮塔能够相互转动。另外还有两挺机枪安装在车体前部的固定位置,这种布置类似于早期的M3格兰特和M4谢尔曼坦克。 就像那些车辆一样,这些机枪可能同样没有用,而且一旦制造出来,无论如何都必须拆除,特别是左前方的那挺机枪会阻止驾驶员进入车内,所以被替换为假枪。

还有一辆独特的车辆,可能是半成品改装的结果是“FAES 10015”。 目前尚不清楚这辆车的确切用途,但Spencer推测它可能是打算作为一种炮塔APC/防空车。该车在矩形防护罩后安装一挺.50口径重机枪,总体形状与APC/防空型相似,但左侧有一个大的矩形格栅,前面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驾驶员防弹玻璃窗。 与APC的第一种模式一样,它在三角形进气口后面的右侧有一个用于发动机检修的大型矩形舱口。 不管它是做什么用的,这种车都只有一辆,没有生产过这辆车的其他版本。

另外一种独特的车辆是“FAES 10018”。 就像“FAES 10015”一样,据推测它最初是作为APC / 防空车辆改装的,但出于某种原因被改装成另一种装甲货物车或人员运输车使用。 该车整个尾部都换成了两侧各有一个出口,后部有两扇大矩形门的大型装甲箱结构。 另外有两个武器安装点,每侧各一个,用于安装M3 .50口径重机枪。

另一个从未完成的车辆计划则显得十分奇怪。 其设计仍然是基于M114的,使用了与“FAES 10001”和“10002”相同的箱形车身,为驾驶员配备了一个大的矩形挡风玻璃,前面有一个更大的矩形舱口,作为发动机的换气通道,并有空气格栅保护。 这种设计最重要的特点是在车辆顶部增加了一个宽大的截头圆锥形炮塔,其中有一门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它被放置在一个液压支架上,可以升降。 这辆车的设计图后来被游击队偷走了,直到80年代初才被夺回,因此没有实车问世。

另一辆车,也被认为是只有一辆的原型车,目前在萨尔瓦多武装部队博物馆展出。 这辆车是敞篷的,驾驶室位于狭窄的车头前部,前挡风玻璃窗由防弹玻璃制成,另外驾驶室侧面也有两个防弹玻璃窗,乘员舱的每一侧都有一个。 前挡风玻璃下方是一对用于通风的小格栅和一对大角度通风罩。 底部突出的格栅实际上伸出得太远,遮住了右侧驾驶室窗外的视野。 三角进气格栅仍保留在前部右侧,其余特征与原系列APC相同。 前部的最后一个特征是焊接在保险杠或路障夯锤上的全宽管。

该车的成员以及乘客需要通过驾驶室后面左侧的大矩形门或右侧的大矩形门进入,据推测,后面的原始样式门也被保留了下来。 这辆车很可能是1980年后对旧车的改装,因为它保留了与早期APC车辆相同的后部箱式结构和方形视窗,但改进了驾驶员布局,与其他1980年代的翻新车相同。

除了车载步兵自身携带的可以从侧面射击口使用的小型武器外,该车主要火力是由安装在驾驶室后方枢轴上的一门20毫米机炮提供的。 目前尚不清楚这辆车的FAES编号。 该车辆之前涂有橄榄绿、深绿色、棕色和棕褐色的4色调迷彩图案,但随后被重新涂成亮绿色、棕色和深绿色或黑色的3色调方案。 与其他车辆一样,整个车轮和下部车体侧面都涂成黑色。

在萨尔瓦多武装部队博物馆还有另外两辆保存完好的M114改装车。 第一种是另一种早期风格的APC版本车辆,具有箱形车身,但在前部顶部有额外的横梁。 因此,这似乎是早期的原始车辆,在1980年代也没有进行重新改装。仍然使用单装的枢轴式 .50口径重机枪,这辆车应该是“FAES 10003”到“FAES 10009”,但目前身份不明。 还有一辆车就陌生多了,完全没有任何信息。 凭借独特的低矮车身和带角度的防弹玻璃挡风玻璃,该车辆具有两个显着特征。 第一个是一系列天线,其中一个天线安装在右侧大侧检修门后面大约一半的位置,另一个天线在左侧更靠后的位置,一个安装在后面略微凸起的上层建筑的顶部 . 车上没有明显的武器。 第二个主要特征是从船体前部顶部突出的大型无线电天线,其用途不明。 由于车辆上的天线,这辆车可能是某种指挥和控制或观察车辆,其上面的碟形天线可能只是假的。 这第二辆车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在凸起的上层建筑的后部增加了两个大型防弹玻璃窗。

除了以上这些改装车外,一些较早的车辆也曾在后期进行过重新改装。“FAES 10002”是M114 的早期APC版本,于1982年进行了第二次改装。驾驶室的整个前部前移,让其车体加长,以便用新的柴油发动机取代旧的汽油发动机。 在车辆的右前方也安装了一个新的进气口。 原来的两个防弹玻璃窗则进一步加装了金属挡板,后方保留了原来的方形观察口。另外增加了一个由焊接钢板制成的炮塔,炮塔前面有一个小的防弹玻璃窗。 安装一挺.50口径重机枪和聚光灯,以增强对于机枪手的保护。 这次改造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在车辆周围增加了金属网,以抵挡RPG火箭筒的攻击。

随后不久,FAES 10001号车也进行了类似的改装,虽然这不是由中央军械司令部,而是由 萨尔瓦多军队的机动车辆旅自己完成的。 就像'FAES 10002'一样,它在右前方增加了新的进气格栅,一个由焊接钢制成的炮塔,前部有一个突出的护盾,两侧有矩形观察口,以及相同样式的金属网。

考虑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和如此有限的资源下取得的成果,萨尔瓦多对M114的改装令人印象深刻。 显然,它们并不是为了给任何移动的东西装上装甲而进行的绝望尝试,而是经过适当考虑和设计的一系列车辆,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无法通过外来渠道获得此类武器的问题。 其中一些车辆幸存到1990年代,至少有3辆车在圣萨尔瓦多的武装部队博物馆展出。至于其他车辆的状况都不得而知,但随着1980年代萨尔瓦多重新开始能够进口正规装甲车辆,这些车辆还是逐渐开始变得多余,但仍参加了整个80年代的内战时期,直到他们被其他更新更好的车辆取代为止。

(因图片有点多,一期放不下,剩下的内容下期再写)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